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6391.“他看安息为美好”表不思回报的善行充满幸福。这从“安居”和“美好”的含义清楚可知:“安居”是指属于天堂的事物,因而是指那些拥有仁之良善在里面,也就是行善不思回报的人,如下文所述;“美好”是指它们充满幸福。“安息”之所以表示不思回报的善行,是因为就至高意义而言,“安息”或“平安”表示主;就相对意义而言,表示天堂;因而表示来自主的良善(参看3780, 4681, 5662节)。由于“安息”或“平安”所表示的事物只在那些拥有仁之良善在里面,因而行善却不思回报的人中间,所以这些行为由“安息”或“平安”来表示;这层含义从内义上的整个思路可推知。
这个问题的真相是:只以回报为目的而行善的人绝无可能知道行善却不思回报具有如此大的幸福,以至于它就是天上的幸福本身。他们不知道的原因在于,在他们看来,幸福在于爱自己的快乐;一个人越是在这爱里面看见快乐,就越看不见天堂之爱里面的快乐,因为这二者是对立面。出于自我之爱的快乐会完全毁灭出于天堂之爱的快乐。它将这快乐毁得如此彻底,以至于人们全然不知何为天上的快乐;即便被告知它的性质,也不相信,甚至会否认。
我蒙允许通过来世的恶灵知道这一点;他们活在世上时若不是为自己,就不向他人或自己的国家行善。这种人不相信不以回报为目的的行善有什么快乐可言;因为他们以为若没有回报的目的,一切快乐就不复存在。若进一步被告知,当这种快乐中止时,天上的快乐就开始了,他们听到这话就会目瞪口呆。当他们听说,天上的快乐通过人的至内层流入他里面,使他的内层充满无法形容的幸福时,更是目瞪口呆,声称他们无法理解。事实上,他们说,他们不想要这快乐,他们以为如果他们丧失了爱自己的快乐,其处境就会极其悲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被剥夺生命的一切喜乐;他们还把那些处于不同状态的人称为简单人。那些做事带有回报目的的人和这些人没什么两样;因为他们做善事是为了他们自己,而不是为了他人;也就是说,他们在其中关注的是自己,而不是邻舍,也不是自己的国家,亦不是天堂和主,除了那些有义务为他们服务的人之外。这些就是关于以萨迦的这节经文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事。
37.水星灵因具有丰富的知识而颇感自豪。这使得他们以为,他们知道得太多了,以至于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了。但我们地球灵告诉他们说,他们知道得并不多,而是很少;相对来说,他们所不知道的是无限的。他们说,他们所知道的相对于他们所不知道的,就像大洋里的水相对于微小源泉里的水。他们说,通向智慧的第一步就是知道、承认并发觉一个人所知道的与他所不知道的相比如此之少,以至于几乎什么也不是。为向他们证明这是事实,一位天使灵蒙允许与他们交谈,告诉水星灵他们所知道和所不知道的一般术语,声称还有无限事物是他们所不知道的,并且他们甚至永远不可能知道这些一般事物。他以天使的观念说话,比他们说起话来容易得多;令他们惊愕不已的是,他能发现他们所知道的和所不知道的。后来,我看到另一位天使与他们交谈;他出现在右上方某个高度,来自我们地球。他列举了一长串他们所不知道的事,然后又通过状态的改变与他们交谈,他们声称他们不明白这种状态的改变。于是,他告诉他们,状态的每一个改变都包含无限事物,一个改变的每一个最小细节也是如此。听到这些事,他们之前因自己的知识而如此骄傲,于是开始谦卑下来。他们的谦卑表现为他们的书卷下沉;因为那时,他们的群体表现为书卷的形式,就在前面朝左一段距离处,在肚脐之下那个区域的层面。这书卷看似中间被挖空,两边被抬高。我还发现它里面有某种来回运动,他们被告知这一切的含义,也就是说,表示他们在谦卑状态下所思考的东西,而出现在两边高起之处的人则还没有谦卑下来。我看见这书卷被分开,那些没有谦卑下来的人被押回他们自己的星球,而剩下的留在原处。
1837.“日头正落的时候”表示就在完结之前的时期和状态,这从“日头”的含义清楚可知。就内义而言,“日头”表示主,并由此表示爱和仁的属天事物,因而表示爱和仁本身,如前所述(30-38, 1053节)。由此明显可知,“日头正落的时候”表示教会的末期,被称为完结,也就是仁爱荡然无存之时。主的教会还好比一天四个时辰:它的初期好比日出,或黎明和早晨;它的末期好比日落或晚上和那时的阴影,因为这两者之间有相似性。教会同样好比一年四季:它的初期好比万物开花时的春天;而临近结束的时期好比万物开始枯萎时的秋天。教会甚至好比金属:它的初期被称为黄金;它的末期被称为铁和泥,如但以理书(2:31-33)所说的。由此明显可知“日头正落的时候”表示什么,即表示就在完结之前的时期和状态,因为太阳还没有落下。下文论述的主题是当日头落下时教会的状态,那时幽暗降下,冒烟的火炉和烧着的火把从那些肉块间经过(1858-1862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